
1月12日上午,我校与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中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东南校区产教融合大楼303举行。
我校校长姜建明、副校长徐惠钢,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常务副校长、教务长Denise Cobb,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张靖、副主任吴琴,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国际事务执行主任Don Betz、中国项目负责人李苏菲,以及我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中美学院等院部相关负责人,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工程学院、国际部等院部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我校中美学院院长蔡蔚主持仪式。

仪式上,姜建明与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校长James T. Minor共同签署中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备忘录。姜建明在讲话中肯定了过去几年学校与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联合培养人才取得的成果,并对James T. Minor校长工作团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等中美各方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作为中美省州大学合作交流的桥梁,学校将以中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与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修、课程开发、科研合作、校企合作、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紧密合作。学校将致力于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推进本硕连读项目和访学交流项目,培养具有CSLG(跨文化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及国际视野)特色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徐惠钢与Denise Cobb共同为研究中心云揭牌。

安延对常熟理工学院为搭建中美省州高等教育交流平台所做的贡献,以及学校在促进中美民间教育交流、推动中美地方人文交流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肯定。她指出,在立足我国省属高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构建中美省州高等教育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双循环国际化开放体系,对推动中美两国教育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创新中美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拓展中美合作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将继续支持中美省州大学开展宽领域、深层次、实质性的交流合作。
Denise Cobb在讲话中表示,常熟理工学院是其最重要的全球合作伙伴之一,希望通过中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这一平台,让更多中美师生获益,持续推进两校在学生互访、学术交流、校企合作、工程认证等方面的合作,学校将鼓励更多美国老师和学生赴常熟理工学院访学交流。
张靖指出,常熟理工学院通过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国际化人才,中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在中美省州大学合作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为创新中美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中美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了实践经验。
Don Betz表示,常熟理工学院和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在中美省州大学合作交流中发挥了示范作用,未来中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将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发展、学术合作等进一步推动中美两国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
仪式后,我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刘继承与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工程学院院长Cem Karacal就中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今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交流探讨。

签署中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备忘录

为中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揭牌

线上画面